120幅画像 让烈士“回家”与亲人“相聚”
2022-04-05 09:44 来源: 央视新闻客户端
举报

在革命战争年代,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,用生命和无畏捍卫民族尊严。但他们中有许多人,甚至没能给后辈留下一张照片,这也成了不少烈士亲属的遗憾。

清明节前夕,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行动的志愿者们,收到了一位烈士家属的求助。

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活动志愿者 钱江晚报记者 朱丽珍:家属是比较迫切的,范正明烈士是他们村里牺牲的唯一一位烈士,他们(家属)都没有见过。

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活动参与者 浙江传媒学院教师 武小锋:没几天时间,我们就马上帮这位烈属圆梦,帮他赶制出来。

这次来求助志愿者的是烈士范正明的家属。范正明在1949年牺牲,由于资料有限,家属们只能通过回忆录里的文字去刻画范正明的形象。直到去年,他们在一位新四军老战士那里找到了当年留下的一张黑白照片,上面就有范正明模糊的身影。

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活动参与者 浙江传媒学院教师 武小锋:参照(照片上)大体的轮廓,把他(的形象)先大致确定下来,烈属他虽然没有见过烈士,但是他通过多方寻找,找到了一位在上海的百岁老人虞奶奶,她当时和烈士是战友,我们完成初稿后,拿给虞奶奶过目。

经过完善、装裱,清明节前,范龙飞如愿拿到了范正明烈士的画像。这场跨越时空的“相聚”,得益于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行动。参与者之一,浙江传媒学院教师武小锋告诉记者,公益行动最初的发起人是孟祥斌烈士的遗孀叶庆华,她在帮助烈士家属寻亲时发现很多烈士牺牲后,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,由此萌生了为烈士画像的心愿。

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活动发起人 叶庆华:或许在他们等了一辈子,盼了一辈子,念了一辈子,不一定能找到亲人的墓地,但是我想一张画像的回家,英雄真正地回家了。

2021年3月,在多方努力下,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行动在浙江杭州启动。浙江传媒学院迅速组建起了一支志愿团队为烈士画像,令武小锋最难忘的,是和学生们创作的第一幅作品。

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活动参与者 浙江传媒学院教师 武小锋:他的烈属是叫陈荷珍阿姨,她的父亲是在抗美援朝牺牲的,她父亲牺牲的时候她只有两岁,她自己也是一直觉得非常想要见到父亲,但是没有这个条件。她通过她90多岁的姑姑口中说是他们父女长得很像,所以我们当时完成这幅肖像的时候是参考陈阿姨的面部特征。

经过一遍遍修改和完善,陈荷珍收到了父亲陈忠根烈士的画像。这是父女俩跨越70多年后的第一次“相见”,更像一场弥足珍贵的“重逢”。

陈忠根烈士女儿 陈荷珍:我说爸爸你回家了,每天要看到你了,你女儿每天要看到你了,你已经回家了,我就是这样说。

这场公益行动感染了很多人,中国美术学院、陕西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十余所院校,百余名师生和职业画家也陆续加入其中。

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活动参与者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 沈钰宣:这段历史,作为每一个中国人,心里都必须记着,绝对不能忘了。

“为百位烈士画像”公益活动参与者 浙江传媒学院教师 武小锋:我们希望把对烈士敬仰的行动,靠我们的专业呈现得更加饱满,我们既然开启了这个活动,就有义务永远去帮助有需求的烈属圆梦。

用手中的画笔记住英雄的模样

武小锋说,每一幅画像的背后都是一段壮烈的故事,一份绵延的亲情,更是新时代的青年们对革命先烈的致敬。目前,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120幅画像,接下来他们希望办一场展览,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历史,记住这些英雄的模样。

随着越来越多志愿者的加入,也让他坚信,通过大家手中的画笔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烈士实现与亲人的“相聚”。(总台央视记者 肖璞 崔霞 胡作华 李宁 于晨 刘浪 陶嘉树 吴天白)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